下半學(xué)期過半,讀碩士的同學(xué)們快要準(zhǔn)備論文了。這個帖子估計要花上幾天才能完成。到底寫道什么程度看我耐心好了。網(wǎng)上有很多資源,我自己學(xué)習(xí)的體會是,與其讀那些教程,不如直接找到一個編好的文件,看到相同的結(jié)構(gòu)拿來用就好了。我這里提供一個Latex文件的模板。是一篇論文的源文件。里面有摘要,公式,表格,參考文獻;旧显撚械亩加辛。其實我還有一個更全的。不過那個是還沒有發(fā)表的文章,不能拿出來亂放。以前我放在網(wǎng)上的兩篇碩士論文也不要抄,因為那些都已經(jīng)在數(shù)據(jù)庫里了,直接抄會死得很慘。這篇是已經(jīng)發(fā)表的,所以也不要動什么其他的心思。
模板下載:http://pan.baidu.com/s/1rELin
Latex的優(yōu)勢就是在排公式,如果你的論文是純文本的話,還是用word好了。字體不是想用就能用的,字體配置一直是LaTeX里面的難點,這是一個專業(yè)級別的排版軟件,要想玩好,那就得花一到兩年的時間,這不是逗著玩的。
首先跟大家談一談什么是Latex。
以下兩段段文字直接引自或修改自Leibniz(http://hi.baidu.com/leibniz_gone/blog/item/be320b2460b8c233c89559c4.html)
“Latex是什么,說它是一個“排版軟件”。Latex不僅可以寫論文,還可以處理日常生活中的各種文檔工作。如寫信,寫書,畫表格,甚至做幻燈片等等。
它是計算機科學(xué)家Knuth教授設(shè)計的一款權(quán)威的開源科技論文排版軟件。愛好者們在其基礎(chǔ)上開發(fā)了一個宏集――Latex。Latex方便好用,被廣泛傳播,成了當(dāng)今世界科技界最權(quán)威的論文排版軟件!
Latex的優(yōu)點
1.相對于word它最大的優(yōu)勢就是排出的公式非常漂亮。另外行內(nèi)公式不會出現(xiàn)word那樣超大行距,怎么也對不齊的情況。公式可以自動排號。
2.大家插入表格或者圖片的時候是否有過表格亂飛的苦惱呢?在latex里你根本不用擔(dān)心你的表格或者圖該放在哪里,因為latex會自動幫你排好。
3.關(guān)于文獻的引用,word可以和Endnotes無縫連接,而latex可以與Jabref無縫連接。但是后者的好處就是完全免費。Endnotes自然有破解版。但是能盡量少用盜版就少用好了。
Latex的缺點
Latex文件可讀性比較差。當(dāng)你寫好論文,準(zhǔn)備修修補補的時候,word隨看隨改就可以了,latex就杯具了。上面一段文字latex的代碼為
Equation (ref{OF and delta s}) gives the basic relation between the order flow and the exchange rate return. In equation (ref{OF and k delta s kk delta s}), the effective coefficient $mathop {Delta s}nolimits_{t - 1}^{adj}$ is $(mathop beta nolimits_2 + mathop beta nolimits_4 mathop knolimits_{t - 1}^{adj} + mathop beta nolimits_5 mathop {(mathop knolimits_{t - 1}^{adj} )}nolimits^2)$, a quadratic polynomial of $mathop knolimits_{t - 1}^{adj}$. Equation (ref{OF and k delta s kk delta s}) , describes how the relation between order flow and exchange rate
其中黑字是正文內(nèi)容,高亮處就是公式和交叉引用的代碼。經(jīng)常眼花繚亂的。
2.word錄入表格是很方便的。latex基本上會累的半死。
用Latex寫論文的步驟
我們現(xiàn)在講一下用Latex寫論文的步驟。首先需要安裝需要先下載miktex http://miktex.org/2.8/setup(Latex有很多版本,使用這個就足夠了)。這個是Latex的基礎(chǔ)程序。其次我們需要一個前端程序,也就是文本編輯器。此處我推薦Texmaker,我最喜歡的tex編輯器。http://www.xm1math.net/texmaker/ 界面還算漂亮。
當(dāng)我們在texmaker里編輯好論文,就可以編譯文檔直接生成pdf文件了。
具體步驟如下:
先安裝miktex再安裝texmaker。texmaker可以選中文。之后配置一下點選項-->配置 texmaker-->編輯器-->編輯器字體編碼選-->utf-8
再選命令-->第一行改成xelatex -interaction=nonstopmode %.tex
把我附上的文件econ.bst拷到miktex安裝目錄下的子目錄/texmf/bibtex/bst中(這個是經(jīng)濟學(xué)文獻的引用風(fēng)格,大家以后可以用到其他的,網(wǎng)上很多可以自己搜)。將ref.bib 和tex文件放在同一個活頁夾中。
按F2,按F11,按F2,再按F2,F(xiàn)在我們就編譯出了pdf文件。中間會提示下載一些文件,直接選同意就好了。
好,現(xiàn)在我們就有了第一篇自己編譯的pdf了。其他的以后再說,大家可以自己修改一下試試看有什么變化。注意,要把tex文件備份好。每次修改再編譯,tex都會自動保存,亂改的話會改不到原來的樣子。
圖片并排
Code:
\begin{figure}
\centering
\subfigure[PCD collected by laser line scanner]
{\includegraphics[width=4 cm]{Pic/figure2.png} \label{fig2}}
\hfil
\subfigure[Color image collected by digital camera]
{\includegraphics[width=4 cm]{Pic/figure3.png}
\label{fig3}}
\caption{The provided data collected by MMS} \label{fig2}
\end{figure}
Latex的命令形式 Latex 的命令形式比較簡單基本形式是這樣的 \abc{}[] 其中“\是告訴Latex下面一段文字是命令!癮bc”是命令,“{}”是命令的參 數(shù),“[]”是其他的參數(shù)。使用模板的時候一般情況只需要修改“{}”“[]”中的內(nèi)容就好了。 簡單的說Latex文檔由導(dǎo)言區(qū)和正文組成的。一般編輯軟件都會提供語法高亮功能以區(qū)分文本與命令。 導(dǎo)言區(qū) 導(dǎo)言區(qū)是編譯文件時候需要用到的一些宏包,和定義一些命令。宏包都是免費的,編譯的時候,程序會自動上網(wǎng)下載需要的宏包。如果把編輯Latex文件比作是證明一個定理定理,那么導(dǎo)言區(qū)就是別人幫你證明 好了引理。宏包可以實現(xiàn)很多tex本身不具備的功能,或者是某些功能更加方便的實現(xiàn)。比如繪制三線表,插入圖片,編輯公式,設(shè)置字體,頁邊距等等。 我上傳的tex文件里面已經(jīng)包含了一個論文具備的基本內(nèi)容。所以如果使用我的模板,可以不用太考慮宏包的問題了。需要修改論文設(shè)置的時候只需要參考我的注釋改變相應(yīng)參數(shù)就好了。 正文區(qū) 正文指的開始于\begin{document}命令,結(jié)束于 \end{document}的。這兩條命令之間的內(nèi)容就是你論文的內(nèi)容。正文區(qū)結(jié)構(gòu)很簡單。 \title{}命令是設(shè)定論文題目。 \author{} 命令是設(shè)置作者。 \maketitle命令是用來輸出題目作者時間。 \sectionsubsection是定義不同的章節(jié)的。章節(jié)自 動編號,大字體。在后面加“*”章節(jié)不編號。 \begin{equation}\end {equation}是輸入單獨列出公式的命令。在\begin{equation*}\end {equation*}是不編號公式 $ $是行內(nèi)公式。 下面就是一個非常簡單的Latex文件 \documentclass[11pt] {article}%字號,文檔類型 \usepackage{fontspec}%宏包 \begin{document}title{Do Exchange Rate Bubbles Deflate Faster Than They Inflate?} \author{zizhi} \maketitle \section{abcd} abcd subsection{abcd} ab $a+b+c$ cd \begin{equation*} a+b=c \end{equation*} \subsection*{abcd} \end{document}